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微信图片_20250707114549.jpg
有志者事竟成
文章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 2018-07-13


  本刊记者-刘萍

  6月3日,中方就6月2日至3日进行的中美经贸磋商发表声明说:双方就落实两国在华盛顿的共识,在农业、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沟通;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,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,中国愿意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增加进口,这对两国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处;改革开放和扩大内需是中国的国家战略,我们的既定节奏不会变。

  确实,我们的节奏是既定的。此前,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指出,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,有利于扩大开放、满足群众需求,倒逼产品提质、产业升级。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,将服装鞋帽、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5.9%降至7.1%;将洗涤用品和护肤、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.4%降至2.9%,等等。

  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,在让消费者受惠、更有获得感的同时,也在促进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。降税一方面降低了进口产品的成本,国际服饰品牌店、SHOWROOM的服装将更加丰富,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就可以用较为合理的价格买到这些商品;另一方面,改革与开放是相互促进的,理性地看,更大规模的开放,引进包括美国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举措,更有利于国内竞争市场的形成。“鲶鱼效应”会使国内企业短期内有阵痛,但长远看大有裨益。

  没有改革开放,就没有今天的中国。对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市场化的中国服装业而言,让国产服装品牌与狼共舞,更有助于提升内功。品质是基石,品种是宽度,品牌是旗帜。无论中外,品牌必须是有灵魂有形态的活生生的个体,也是可以让人分辨的标志。对此,一批优秀企业如玛丝菲尔、雅莹、江南布衣、爱慕、李宁等,矢志不渝,锐意进取。“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”,是应对进口竞争的硬道理。

  要提升的除了产品、服务之外,还有文化自信。上世纪80年代,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下,西方奢侈品牌开始大批进入中国,随后,西方时尚对全球化时代的80后、90后中国人也带来很大影响。但是,“中国文化和圣贤教诲犹如汪洋大海般浩瀚渊博,只取一瓢,都够受用一辈子了,何需外求?”无用品牌创始人马可近日在演讲中说,“时尚不应该只是一门被流行趋势和商业巨头掌控的生意,而应该是人类创造力与人性美德相结合的产物,对培养民众良好的品格及人性中的美德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。”

  有志于变革的人必须完全脱离原有轨道的操控,抱着自信、自立、自主的态度去观看世界、去思考、去行动。“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,坚定创新信心,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。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,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树高叶茂,系于根深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,说出了所有有志者的心声。

 
《纺织服装周刊》版权及免责声明:
1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纺织服装周刊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纺织服装周刊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010-85872143
 
相关文章
更多资讯
组织架构 | 版权声明 | 订阅中心 | 联系我们 | 诚聘英才 | 关于我们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200 版权所有 《纺织服装周刊》杂志社 技术支持 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
京ICP备11016217号-19 京ICP备11016217号-23 京ICP备11016217号-26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8245号